紫檀家具发展的四个阶段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以及所见的紫檀家具其实经历了发展的四个阶段,也许消费者居家用了好些款紫檀家具,但是,它们是处于不同阶段。今天允典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紫檀家具发展的四个阶段:

  世纪末一17世纪中叶

  从胡德生先生的研究及王世襄先生大量的史料与实例分析,紫檀家具或硬木家具的批量出现应在16世纪末一17世纪中叶,这一结论无太多争论。除了史料以外,万历年后留存下来的紫檀家具在北京故宫、卜海博物馆及美国、英国等大博物馆仍有不少实物为证:这一阶段紫檀家具以光洁素雅、简约流畅、讲究线条艺术为主,少有雕饰,充分展示紫檀自身如玉之润泽、如丝之文章。

  世纪中叶一18世纪末

  这一时期(也即康雍乾三朝,1622一1796)为紫檀家具发展的巅峰期。根据雍正、乾隆时期造办处的档案记录,紫檀家具的份量为最大,而目。内檐装饰、小件器物均采用紫檀制作。这一时期国力鼎盛、人才济济、紫檀来源充足,为制作精美的紫檀家具创造了充足的条件。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优秀紫檀家具多源于这一时期。这一时期的紫檀家具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仍保持明式紫檀家具的风格与工艺或在局部有所改动,但其风骨未变;至雍正、乾隆,特别是乾隆时期的紫檀家具已然脱胎换骨,注重家具的装饰,极尽华朋、繁复而工艺精湛、令人叫绝,所谓的“乾隆工”也就是乾隆时期高超工艺的代名词。

  世纪初一20世纪80年代

  自嘉庆开始,国力开始衰退,内乱及外部势力的侵入已打破清王朝统治的正常秩序,礼崩乐坏,乱象丛生。直至民国结束,中国一直处于战祸不断、动荡不安之中而很少有人顾及传统文化与艺术的传承,反传统的浪潮至今仍未停息紫檀家具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遭到毁弃或任意曲解,不仅紫檀进口处于停滞状态,以至于有些专家认为紫檀已经绝迹,而且这一时期制作的紫檀家具多数已与传统的明式或清式家具渐行渐远而不伦不类,更有甚者已成为殖民文化的象征。1949年以后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紫檀进日几乎为零,多数人不知紫檀为何物,何况紫檀家具?这一时期也是紫檀家具近乎于灭绝的时期,除了欧美列强公开抢掠外,外国文物贩子也将大量的紫檀家具拆卸或整件运至国外。1949年后,特别是1950年及“文化大革命”,毁坏了大怡的紫檀良器。紧随其后的几次大的文物走私,很多优秀的紫檀艺术品都流到了美国及欧洲国家。

  当然我们也不能认为19世纪初一20世纪80年代一件好的紫檀家具也没有,还是有一些守抱良知与传统的学者及工匠制作了一些精美的明式或清式紫檀艺术品,也有一批国内外学者对明式家具、清式家具作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与记录,薪火相传以不致于我们今天见不到紫檀家具的实物与图片、文字资料,而难以追踪至尊的紫檀家具及其历史与文化

  世纪90年代初至今

  世纪90年代初,缅甸商人开始从印度东北部与缅甸西北部接壤处走私紫檀至云南瑞丽、盈江、腾冲,存于边境一两年也无人问津,价格仅8000元左右/吨。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增长,收藏热开始出现,家具收藏中以收藏紫檀家具为首选,中国紫檀家具在美国及香港拍卖市场上屡创佳绩,激起了富裕后的国人对紫檀家具的追求。除了从古董商人及民间、拍卖市场上获得紫檀家具外,随着旧的紫檀家具资源的急剧减少,仿制明式或清式紫檀家具的热潮至今未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