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古建一般用什么木材?

  传统建筑营造用材主要是杉木,也用松木、栗木、榉木、柏木、柞木、香樟、楠木、银杏木等。每种木头用的地方不一样,有用在承重上,有为了减总重,有的是利于雕刻,有的为质地香味考虑。如今我国减少了国内砍伐许可,开始大量进口木材。不过不论是什么木头都要干了之后才能做材料的,杉木自然脱水要一年,完全阴干要2—3年。干透的木头稳定性好,加工后基本不变形了。接下来介绍下传统的木料

  1.杉木

  常用于厅堂以及亭台楼阁中的柱子、桁条、枋子、椽、望板楣檐、勒望条等。由于杉木的抗腐性能和抗压性能稳定,木材不易被虫蛀,并且木材本身自重较轻不易变形,所以是较理想的建筑材料。从现有一些保留下来的古建筑看,杉木耐腐承重后不易变形,关键是便宜。

  2.松木

  松木在古建筑木构件中用的不是很广泛。松木虽然比杉木硬,但在防腐性能和防虫蛀,防变形方面来讲远不及杉木。随着时间推移松木晒久了会脱脂,脱脂后就容易吸水变形变脆,南方地区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大,故古建筑中特别是在南方地区主要木构件不用松木,除非在觅不到大口径杉木的情况,或过分考虑成本时才用,但要进行过防腐防蛀措施后才能使用。常见用于一些草架部分和一些轩内的弯椽与草望板上。

  3.栗木,榉木

  这两种木材的材质都坚韧,在古建筑中常用在一些承重的梁架上。如开间的骑门梁、进深的大承重和大梁、花篮厅的花篮大梁及转角梁垫、柱眼门木梢等。榉木是清代家具喜爱的用材,高温处理下可弯曲,可塑性高。

  4.柏木

  味道不错,有树脂,常用作装修和槛栨、实拼门中的木梢、砖细窗框上的过墙板上的雀横板,在工具中做木锤、瓦工用的罗谷抄板,也有用来做扁作大梁等。

  5.香樟

  味道好,不变形耐虫蛀,易于雕刻,常用来做弯椽、弯件转角和木雕件。如轩的各式弯楼、楼梯转角扶手、佛像、吴王靠的脚料、花板、斗栱昂等。

  6.楠木

  一般只有在殿宇、宫殿及高等厅堂建筑中用楠木做柱梁,全楠木制作的实为少见,一是贵,二是做梁架房屋整体质量太重。

  7.银杏木

  亦称公孙树,常用于高等的木装修上,由于它不易变形、木质细腻光滑又易于雕刻,常做厅堂中的木装修、地罩、匾额、抱对、招牌及精雕细刻的夹堂板裙板。